请登录 免费注册

热搜:通用机械五金工具仪器仪表安防监控

频道
通用机械 电子元器件 行业设备 五金工具 电工电气 仪器仪表 安防监控 专用汽车 照明灯具 化工原料 涂料 塑胶 建筑原料 皮革 冶金
推荐阅读
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技术文献 > 技术研讨 >   推进污染减排,促进水业发展

标题  推进污染减排,促进水业发展

   

提供者:枣强县中科环保玻璃钢制品厂    发布时间:2013/12/4   阅读次数:277次 >>进入该公司展台

推进污染减排,促进水业发展

 

十一五相比,十二五国家新增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约束性指标,减排内容也扩展为工业、生活、交通和农村4个领域。虽然十二五的减排目标定为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8%,氨氮和氮氧化物减排10%,但我国经济总量和能源总量基础大,城镇化、工业化发展快,到2015年,污染物实际减排要达到在2010年存量的基础上下降30%左右。

十二五减排措施中涉及污水处理的任务很多,将继续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力度,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,推动再生水回用。据测算,十二五期间建设的城镇污水处理厂,将形成削减化学需氧量280万吨、氨氮30万吨的能力,分别占十二五减排任务的47%和44%,将为污染物总量减排做出巨大贡献。

不少业内专家学者曾指出,我国污水处理厂1/3不运行、1/3不正常运行、1/3正常运行。经过治理,目前污水处理厂运行基本实现目标。国家在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,比如城镇污水收费标准提高到0.8元/吨、中央财政对中西部每建成一公里管网补助40万元等。

为完成减排目标任务,十二五期间,我国将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多项治理措施。第一,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,推进雨污分流,到2015年,预计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吨,新建绿化管网16万公里,基本实现自治县建成新增污水处理设施,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%,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70%。

第二,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,提升脱氮除磷能力,滇池、巢湖等重点流域和沿海城镇必须建有污水处理厂,进一步提高脱氮除磷水平,预计到2015年,实施改造污水处理规模每天2600万吨。

第三,推动再生水回用,预计2015年,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应用率达到15%以上,新增再生水处理能力2700万吨/日。

第四,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。到2015年,全国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70%,日处理规模10万吨以上的城镇污水处理厂,实行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。

第五,通过减排促进管理,到2015年实现两万吨以上污水处理厂全部安装中控系统,提高操作技能,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和管理水平,向运行、向管理要减排效益。

第六,继续强化环评制度,根据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,污水处理厂存在以下四个底线现象,将采取区域限批措施。四个底线分别为: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的地区,污水处理厂建成一年后处理负荷达不到60%,无故不运行的,出水达不到要求的。今年,环境保护部派出了23个督察组,对所有省(市)污水处理厂进行核查。核查结果公布时,会把运营污水处理厂的公司一并向社会公报。

 

目前,水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焦点、难点、热点社会问题。长期以来,各地忽视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,且这种忽视所造成的恶果正在越积越重。

有河皆干,有水皆污,湿地消失,地下水枯竭,沙尘暴肆虐,已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,据有关专家学者的估计,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.5%-3%,并且也已经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。解决好水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,这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。

一)工业污染的治理措施

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,要切实转变重增长,轻环保的传统观念,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,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,努力降低消耗,减少损失浪费,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;

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提高重复用水和循环用水率,最大限度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;

三是严格实施排污总量控制,根据水环境容量和水质自净能力,严格控制排污总量。

二)居民生活污染源的治理措施

第一,加快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,并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,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,并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;第二,禁止向江河港流倾倒各类固体废弃物;第三,加强船舶管理,对于燃油船要坚持安装油水分离器方可在江河航行的原则,特别是饮用水源保护区严禁未安油水分离器和接油器的船舶进入。

三)面对污染的治理措施

首先,推行生态农业,提倡使用有机肥,减少化肥农药用量,严禁难以降解的农药和其他化学品的使用;其次,强化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排放管理,推行养殖——制肥(养鱼)——果林循环经济发展模式;再次,加强对广大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进入水体的管理,实行污染集中处理,达标排放。

四)建立生态水环境体系

一是应注重利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治理水生态环境,将环保、水利、林业、国土资源、城乡建设等相关工作统筹考虑,在大力治理各类污染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修复,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,采用多种治理措施,确保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;

二是在强化点、面源治理的同时,坚持流域性整体的水污染防治,按流域的差异分别提出各个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,统一规划,整体布局,从根本上治理水污染,建立良性循环的流域性水生态系统;

三是根据不同级别的水系水质监控断面的不同要求,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控监测体系,并按规定逐级上报监测结果,确保流域性水环境水质质量的系统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。

 

 

关键词:  推进污染减排  促进水业发展  

相关文章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注明"来源:易推广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易推广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,应在授权范围内

使用,并注明"来源:易推广"。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
本信息由注册会员:枣强县中科环保玻璃钢制品厂 发布并且负责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最新产品 - 今日最热门报道-分类浏览 - 每日产品
  • 易推广客服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