渣罐清理后的防腐处理需结合表面预处理、防腐材料选择及规范施工流程,确保长期耐腐蚀与耐高温性能,具体操作要点如下:
一、表面预处理
除锈与清洁
采用机械喷砂(Sa2.5标准)或动力工具打磨(St3标准)彻底清除罐体锈迹、氧化皮及残留渣料,确保表面粗糙度符合涂装要求。
使用有机溶剂(如丙酮或汽油)擦拭表面去除油脂污渍,必要时进行高压水冲洗。
缺陷修复
对罐体裂纹、凹坑进行焊接修补,打磨至平滑过渡,避免应力集中。
二、防腐涂层选择与施工
1. 底漆选择
环氧富锌底漆:通过锌粉牺牲阳保护金属基底,适用于高温渣罐的初期防腐。
无机硅酸锌底漆:耐高温性能优异(可达400℃),适合冶金渣罐的高温工况。
2. 中间漆与面漆搭配
中间漆:选用环氧云铁中间漆,增强涂层厚度及屏蔽性,阻隔腐蚀介质渗透。
面漆:
聚氨酯面漆:耐候性强,适合暴露于室外环境的渣罐。
玻璃鳞片涂料:含玻璃鳞片的环氧树脂涂层,抗渗透性及耐化学腐蚀性突出,适用于含酸碱渣液的工况。
陶瓷涂层:耐高温(>500℃)且抗磨损,适合高温钢渣频繁接触的渣罐内壁。
3. 施工规范
分层涂装:底漆、中间漆、面漆分层涂覆,每层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,涂层总厚度建议≥300μm。
环境控制:施工时环境温度需在5~35℃,相对湿度≤85%,避免雨雪天气作业。
喷涂工艺:采用无气喷涂设备均匀覆盖,重点处理焊缝及棱角部位,避免流挂、气泡等问题。
三、特殊工况增强措施
耐高温涂层:对接触液态钢渣的渣罐内壁,使用改性环氧陶瓷涂料或索雷重防腐材料(耐受-40℃~204℃冷热循环及强酸介质)。
耐磨处理:在渣料冲刷频繁区域增涂聚脲弹性体,提升抗磨损能力。
四、维护与检测
定期检查
每半年检查涂层完整性,重点排查划痕、鼓包及剥落区域,及时修补。
腐蚀监测
安装电化学腐蚀监测探头,实时评估涂层防护性能。
五、安全要求
施工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及防护服,避免接触有机溶剂挥发气体。
受限空间作业时强制通风,并监测氧气及可燃气体浓度。
通过科学选材、规范施工及定期维护,可显著延长渣罐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。需根据渣罐介质成分、温度及机械载荷综合制定防腐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