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登录 免费注册

热搜:通用机械五金工具仪器仪表安防监控

频道
通用机械 电子元器件 行业设备 五金工具 电工电气 仪器仪表 安防监控 专用汽车 照明灯具 化工原料 涂料 塑胶 建筑原料 皮革 冶金
猜您喜欢
推荐阅读
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技术文献 > 产品说明 > 如何优化圆钢锭模的缓冷时间?

标题如何优化圆钢锭模的缓冷时间?

   

提供者:泊头市河铸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   发布时间:2025/5/12   阅读次数:8次 >>进入该公司展台
 优化圆钢锭模缓冷时间的综合策略
一、‌锭型设计与工艺匹配‌
 
优化锭型参数‌
 
采用矩形断面替代方形断面,缩短凝固路径以提高冷却均匀性,减少局部应力集中。
调整宽高比,增大表面积以加快表层冷却速度,同时避免因内部残留热应力导致缓冷时间过长。
 
材料适配性调整‌
 
高合金钢(如Cr12型、马氏体钢)优先采用坑冷,覆盖保温材料将冷却速度控制在20-30℃/h,缓冷时间延长至24小时以上。
低合金钢或小锭型(≤1t)可选用模冷或堆冷,冷却速度提升至80-140℃/h,缓冷时间缩短至4-6小时。
二、‌冷却工艺精细化控制‌
 
分层冷却策略‌
 
初期快速冷却‌:脱模后立即通过风冷或喷雾冷却将表层温度快速降至300-400℃,缩短高温停留时间。
后期缓冷阶段‌:采用保温坑覆盖保温材料,控制冷却速度至30-50℃/h,平衡组织转变与应力释放需求。
 
动态参数调控‌
 
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模具温度分布,根据数据反馈调整冷却水流量或介质温度,防止冷却不均。
结合钢种相变点(如珠光体、马氏体转变温度),在关键温区(如600-300℃)延长缓冷时间,避免组织缺陷。
三、‌辅助技术集成‌
 
模具优化升‌
 
选用高导热性材料(如铜合金模具)或表面镀层(镀铬/镀镍),提升热传导效率。
在模具外部增设散热片或翅片结构,增大散热面积以缩短缓冷周期。
 
退火工艺衔接‌
 
对高淬透性钢种(如4Cr5MoSiV1),在缓冷结束后48小时内进行退火,通过珠光体区域快速冷却与马氏体区域缓冷结合,释放残余应力。
四、‌生产流程协同优化‌
浇注参数匹配‌:降低钢水浇注温度(减少初始热能)并优化浇注速度,减轻模具热负荷,为后续缓冷创造条件。
设备布局调整‌:利用圆锭对称性优化堆冷布局,确保散热均匀性,减少额外缓冷时间补偿。
 
通过上述策略,圆钢锭模的缓冷时间可缩短20%-40%,同时避免裂纹、变形等缺陷,适用于复杂钢种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求。

关键词:钢锭模  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注明"来源:易推广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易推广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,应在授权范围内

使用,并注明"来源:易推广"。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
本信息由注册会员:泊头市河铸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发布并且负责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最新产品 - 今日最热门报道-分类浏览 - 每日产品
  • 易推广客服微信